睡眠趋势
2025年6月
平均评分
75.6
↑3.2%
平均时长
7h 12m
↑18m
深睡时长
1h 05m
↓8m

睡眠阶段分析

2025-06-29
总睡眠
7h 15m
浅睡眠 4h 30m
62% 正常范围: 45-55%
深睡眠 1h 05m
15% 低于正常: 20-25%
快速眼动 1h 40m
23% 正常范围: 20-25%

深睡眠时间略低于健康标准,可能影响身体恢复和记忆巩固。建议改善睡眠环境,调整作息时间。

睡眠质量评分

总体评分
75
良好,但仍有提升空间
入睡时间
23:30
入睡时间适中,有助于维持生物钟稳定
入睡效率
87%
从上床到入睡的时间较短,效率良好
睡眠中断
3次
夜间醒来次数较多,影响睡眠连续性
深睡比例
15%
深睡眠比例偏低,建议改善睡眠环境

睡眠习惯分析

平均入睡时间
过去7天
23:42
较上周晚 18 分钟
平均起床时间
过去7天
07:05
较上周早 10 分钟
平均醒来次数
过去7天
2.4 次/晚
较上周增加 0.6 次
平均入睡时长
过去7天
18 分钟
较上周减少 5 分钟
睡眠规律性
睡眠规律性评分:78分(良好)

影响因素分析

睡前使用电子设备

您在睡前30分钟内仍在使用电子设备,蓝光可能抑制褪黑素分泌,影响入睡。

晚间摄入咖啡因

您在下午4点后饮用了含咖啡因饮料,可能延长入睡时间并降低睡眠质量。

适度运动

您当天进行了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深睡比例。

环境因素
温度
24°C
适宜
湿度
58%
适宜
光线
3 lux
偏亮

健康建议

建立规律作息

尝试每天在固定时间入睡和起床,包括周末,以稳定您的生物钟。

优化睡眠环境

保持卧室安静、黑暗和凉爽,考虑使用遮光窗帘和白噪音机器。

睡前放松练习

睡前1小时进行冥想、深呼吸或温和的拉伸,帮助身心放松。

限制电子设备使用

睡前至少1小时避免使用手机、电脑等电子设备,减少蓝光暴露。

专业干预

查看全部
多导睡眠监测
专业设备监测睡眠各项生理指标
推荐
针对您的深睡眠不足和频繁夜醒问题,建议进行专业多导睡眠监测,全面评估睡眠质量。
认知行为疗法
改变不良睡眠认知和行为模式
针对您的入睡困难和睡眠焦虑问题,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,无需药物干预。